桃源县李家洲社区: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 托起银龄幸福生活
编者按:从2020年12月起,国家卫生健康委(全国老龄办)在全国开展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。2021年-2023年国产GV 有12个村(社区)获评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。这些村(社区)积极探索建立老年友好型社区创建工作模式和长效机制,切实增强老年人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、安全感。2025年,国产GV-海量国产GV原创影片播放 推出《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》系列报道,本期报道桃源县陬市镇李家洲社区的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情况。
桃源县陬市镇李家洲社区前身是上世纪50年代初成立的湖南省沅水木材水运局,是典型的企业改制社区。社区常住人口3080人,其中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1106人,老龄化率达35.9%。社区精准对接老年人养老服务需求,聚合各类社会资源,积极推进老年友好型社会建设,托起了银龄幸福生活。
一、老有所养:让老年人享受贴心周到服务
2019年,投资1150万元建成面积达1560平方米的社区养老服务中心。服务中心配有食堂、娱乐室、医务室、超市、图书阅览室、休闲广场、德孝文化墙等设施,为56名老人提供贴心周到的服务。针对社区留守、孤寡、空巢老人等,社区每月组织护工、志愿者4次入户提供买药、理发、洗被、打扫卫生、情感沟通等居家上门服务,有求必应,随叫随到。依托社区医院建立老年人健康档案,定期为老人进行健康检查、心理咨询、康复保健等为一体的医疗服务。截至目前,社区为50多位社区老人提供了居家上门服务。今年93岁的蒯大爷,腿脚行动不便,四个子女均在外地打工,经常往返广东和桃源,花费大量的精力来照看老人。2021年6月被子女送到服务中心进行托养后,服务中心安排护理员经常与老人拉家常、讲故事、唱老歌,每天进行三次康复训练,现在蒯大爷腿脚灵便,行动自如,有说有笑,成了服务中心的“开心果”。四个子女来中心看到蒯大爷时,都情不自禁地流泪了,并给服务中心送来了“感谢党和政府恩,养老中心胜亲人”的锦旗。
社区医院经常为老年人免费提供体检服务
二、老有所乐:让老年人在家门口乐享晚年
“白天在社区和老朋友聊聊天、叙叙旧,过得很充实、很开心。”如今,李家洲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成为老年人最喜欢打卡的地方。社区组织部分子女长期不在身边,但又有一定自理能力的老人,集中到服务中心开展活动。在那里,老人们读书看报、下象棋、唱歌、跳舞、打太极拳、讲故事等,活动丰富多彩。中午搭餐,个人负担5元、社区补助5元,饭菜既可口又实惠。阮大爷今年92岁,三个儿子都在外务工,早出晚归。社区专门把他接到中心来,阮大爷不但积极参与娱乐活动,还充分发挥八级电工的专长,为社区培训下岗职工讲课。现在,阮大爷每天有说有笑,成为了中心的“常客”,儿子们也能安心务工,无后顾之忧了。
社区组织老年人一起练习太极拳
三、老有所为:让老年人更有精气神
2020年起,12名平均年龄72岁的老党员自发排班,义务值守5个“三无”小区门岗。每人每周两班,每班4小时,登记外来人员、代收快递,一年劝阻可疑人员37人次,小区偷盗案件零发生。2021年,社区成立30人的“银龄巡逻队”,统一穿红马甲,戴小喇叭。每晚7:30—9:00沿28栋老旧住宅楼转一圈,发现飞线充电、消防通道堵塞,现场拍照发微信群,次日物业必须回复整改结果,2025年消除火灾隐患8处。60岁的王桂香和几位老伙伴组成“护河志愿队”,每天清晨都会沿着沅水河堤巡逻,捡垃圾、劝离垂钓者。“这条河养活了我们一辈子,现在该我们护着它。”去年汛期,他们还帮社区排查出3处河堤隐患,及时上报避免了险情。
社区老年协会组织志愿者清理河堤卫生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