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常德地名印象】常德古井
常德古城依水而建,开凿水井的年代可追溯到战国时期。据史料记载,常德城内曾有大小水井100多口。随着社会的发展,目前仅有四眼井巷、丝瓜井巷等几处尚存遗迹,其中最负盛名的是四眼井、丝瓜井、崔婆井和葵花井四大古井。
丝瓜井
丝瓜井,现存于市城区泮池街新兴巷与丝瓜井巷交汇处,传说井水中有丝瓜影像,取井水置入容器中同样显现丝瓜影像,丝瓜井因此得名。民间传说“刘海戏蟾成仙”和刘海与狐仙胡秀英的爱情故事就发生于此,传唱大江南北的《刘海戏金蟾》和《刘海砍樵》花鼓戏,就取自这一民间传说。
常德是鱼米之乡,酒文化源远流长,位于城西河洑山南麓沅水堤边的崔婆井来历就与酒有关。据记载宋代道士张虚白云游至此,为感恩酿酒村妇崔婆不取酒钱,便指地为井。崔婆随即掘井,所出井水直接变成了醇香的美酒,无需酿造,可以售卖。井便以崔婆而命名。后传,张虚白再经过这里,崔婆向其索要酒糟喂猪,张虚白长叹一声留下诗句:“天高不算高,人心第一高。井水当酒卖,还道猪无糟”。
拂袖而去。自此以后,崔婆井里舀出的只有淡而无味的水了。明代桃源籍著名文学家江盈科,写下劝世意义的小说《心高》来警示世人。
葵花井
在国产GV一中艺术楼的南面,有口古井,相传井中常隐现一朵葵花,舀入瓢中则瓢中有葵,注入桶中则桶中有花,故名之葵花井。
据考古资料确认现国产GV一中及其周边地区,即为明代常德荣王府遗址所在。明荣王朱佑枢是明宪宗朱见深的第十三子,8岁时被封荣王,1508年就藩常德,开始了在常德135年七代六王的历史。
葵花古井,作为荣王府唯一建筑遗存,见证了皇族的尊贵与奢华
,荣王及其后代位居常德百年,对常德本土的文化、宗教、戏曲繁荣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。
四眼井
四眼井,常德城内历史最悠久且保存最完好的古井,位于常德城区四眼井街与新胜巷交汇处。该井始建于西汉初年,后曾毁于兵灾。
相传三国猛将张飞,取武陵郡时在此安营扎寨,并对古井进行修复,井旁四眼古井、西汉开凿、张飞重建、泽润桑梓、饮水思源五幅浮雕便是它的全部介绍。
四眼井曾与沅江水源相通,大旱时节井水不干枯,大涝时节井水亦不满溢。
如今,常德古井依旧沉静于闹市之中,惟有过往的典故传说与之陪伴。2011年,丝瓜井、崔婆井、葵花井、四眼井等以“常德古井群”为名,成功申报为湖南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。由此推进了文物和地名文化的保护和传承。
用户登录
还没有账号?
立即注册